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白马变“白”记
点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盛夏,织金县熊家场镇白马村,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随风飘来阵阵清香,若隐若现的山间溪流、瀑布,环绕着青瓦白墙的黔西北民居,一派田园美景。

白马村大寨组整个寨子依山而建,条条沥青路四通八达,家家户户门前整齐干净。

微信图片_20180719091500.jpg

白马村鸟瞰图

十多年前,因为交通不便,白马村几乎与世隔绝。

低矮的茅草房,屋内是泥地,跨过门槛,还是泥地。

“以前都是穿‘水胶鞋’,出门买东西还要背两双鞋,快要到街上就换一双干净的,回来就换回脏的。”村民张运熙说。

“出去的人少,进来的人也少,人们的思想就被禁锢在那‘一亩三分地’上。衣服脏了,脱下来随便一扔;工具用完了,就随处一放;装东西的塑料口袋、纸屑等也是随地乱丢,导致大部分人家的室内室外,房前屋后都是乱七八糟的,有时甚至‘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该村党支部书记张龙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脏、乱、差、穷成了白马村的代名词,“有女不嫁白马人”也成了邻村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戏谑之语。

7月12日,记者走进大寨组王仙伍的家,她正在拖地。水泥硬化过的院落被她拖得“亮光光”的。

“我们去参观人家那些好的地方,觉得很害羞,同样是农村,为什么人家能够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回家后,我就叫上家里的老小开始卫生大扫除。”67岁的王仙伍说,“政府的大力投入,村民意识的改变,短短几年,家家户户修起了小洋房,沥青路也修到了家门口,连交通车都开到了院坝里,赶个乡场10多分钟就到了,太方便了。”

几年前,为改变村民三人一群、五人一伙闲聊、喝酒等现象,村支“两委”筹集资金3万余元,组织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共30余人外出遵义、铜仁、安顺等地参观学习。学习让大家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想发展谋发展逐渐成为白马村人思想主流。

张龙敏介绍,近年来,白马村民居改造、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建立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活动阵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村容村貌、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文明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先后获得了全县、全市、全省、全国“文明村镇”等称号,“卫生村寨”等荣誉更是不胜枚举。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成效凸显。

微信图片_20180719091506.jpg

村民有声有色的培训

居住的环境卫生改变,村民思想也渐渐转变,为了实现“人人文明”的目标,白马村还在努力。

白马村以“四帮四促”活动为契机,把村企共建、城镇共建、文化共建、群团共建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建设和谐村寨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创科技示范户、创遵纪守法户、创五好家庭户、创文明家庭户活动,进一步树立“倡新风、创和美”理念。

广泛开展“我为毕节添光彩”“党员评议”等为民服务活动,村党支部逐步形成“工作在支部、活动在农家、奉献在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持续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艺形式宣传脱贫攻坚、计生、法治、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提高村民的发展意识和法治意识。

通过开展大走访、大帮促活动,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随时排查清理、及时解决处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组建党员义务铁路巡逻队、护寨队,每天在村内和铁路沿线开展巡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铁路运行安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以前,白马村是人人嫌弃的山旮旯,现在却是人人都羡慕的好地方。”该村中心组的十星级文明户张治自豪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